地圖製造所
這裡會存放一些我做的地圖,多半是作業或筆記,以 QGIS 與 ArcGIS 繪製而成。
地圖製造所
這裡會存放一些我做的地圖,多半是作業或筆記,以 QGIS 與 ArcGIS 繪製而成。
嘉慶十九年十六世縁槍公與劉氏渡臺簡圖 & 昭和八年永福公、永金公、永和公、永基公搬遷簡圖
製圖於2021年6月,刊載於家族史報告中,紀録家族中祖先的遷移過程,此時正値疫情與遠距教學。
乙未戰爭影片用圖
2022年10月,製作了乙未戰爭的毎日戰況影片,於本店的推特發布此圖。
圖中為1895年6月,日軍登陸澳底及占領基隆後,彼時臺灣西部改制為臺灣民主國,東部的臺東直隸州則在知州内渡後陷入鎮海後軍的軍政府執政状態。
存疑的峨嵋龜山社略圖
(記於2022年7月29日)下午從木工坊離開,一邊歡著暑期的打工日程已經過了一半,想起前一晩重新拜讀了一遍范明煥老師寫的《歴史、地理與族群:竹東地區舊地名之研究》,因為打工的地點在北埔的縁故,這也才發現自己對一個五分鐘路程的聚落記憶除了一些條件反射可以想到的歴史事件之外,幾乎只停在「客家聚落」、「擂茶很好喝」以及「新竹、北埔、綠世界」。
循著文中提到的「龜山」,地景描述上頗神奇的,《樹杞林志》寫道:「龜山山名,在鳳髻朝陽背。於中興莊側視之,約在辰巽之方。左屬大河,右屬田畔,中突起一山酷肖龜形,頂平如席。」白話點來説就是個平地河畔的一座凸起小丘,但僅憑這個尚且無法撼動我下班回家吹冷氣的路線。
作者在文中這麼説:「龜山上住一『番社』極為強悍,頑踞山上,雖四面受敵,猶能抗拒多年,最後峨眉溪改道轉流東側,龍脈沖斷,該社原住民才遁去。」看到這個描述,腦海中想起了〈記水沙連〉記録的拉魯島聚落,再將之套在這個可能的龜山社,於是電門一開,我決定沿著内山公路南下去看看這個神奇的小山丘。
躱過區間測速,從中盛村彎下對向車道的蜿蜒小道,在樹林盡頭是一片平坦的田地,以及那個有些詭異而矗立在田之中的龜山,雖然地圖上寫著有路可以騎上山頂,不過騎到山脚下就被那個剥落且只得前進不足倒退的水泥路勸退了。
所以説這上面到底原本有沒有聚落?
《峨眉郷志》只説道金廣福入墾之前這個區域是賽夏族的傳統領域,而中盛村這個地點則是賽夏族錢姓家族的據點,直至1849年由金廣福墾號發起的「中興莊戰役」戰敗後才落入客家人手中,而原先的族人則往南撤往草寮、外大坪、小南坑等地。
看來手頭上的資料只能佐證這個區域確實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存在賽夏族聚落,還沒辦法斷定這個聚落是在現今的中盛村,還是對面的龜山。接著是這個聚落的消失原因,論文寫的是峨眉溪改道,郷志則説是中興莊戰役,原先想直接下註論文提到的河流改道、沖斷龍脈太玄,後來看著地圖以及戰役之後的撤退路線,發覺河流改道好像也説得過去,甚至可能是同時存在的。
總而言之,這是個不錯的兜風之旅,雖然説區間測速實在惱人,但傍晩的黄昏配上鴿大沒有的竹塹風,舒服。
花蓮縣 · 吉安鄕 客家聚落範圍圖
製圖於2022年8月,為暑期修地方誌與田野實査實務的成果海報之附圖。
白紙運動與裂解圖
2022年12月正値白紙運動,某個夜裡在聽完周鋒鎖前輩的演講,一時興起做了一張此時此刻各地運動的點子圖,特別標出東突厥與圖博。
走!去青青草原
地理資訊系統上課用的記録圖,圖中描出新竹市青青草原界線、公園内歩道以及園内涼亭點位。
竹東鐵公路運輸略圖
地理資訊系統上課用的記録圖,圖中綠色線條與點位分別為竹東中心地區公車路線與站牌位置,黑色軌紋線為臺鐵内灣線線路。
2023年竹東鎮人口地圖
此圖數據由内政部統計處《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提供,以村里及最小統計區為分類,可大略看出竹東鎮人口聚集於竹東原野區以及南清公路(縣道122)沿線。最小統計區部分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白色區塊即為頭前溪河道,因大多行政區皆位於頭前溪南岸,在縣政機關用語上,常將「溪南」一詞指稱竹東。
克里斯蘭大公國要覽/行政區劃與等高線地形圖
2023年12月,以QGIS重新測繪2021年的克里斯蘭地圖,更新2023年網格間距數値地形模型DTM資料與建物。
1895年臺灣鐵路路網圖
此圖為乙未戰爭前夕臺灣鐵路路網與車站點位,此時鐵路路線起自基隆廳基隆車站,沿經淡水縣,終於新竹縣新竹車站。
全臺四維路 | 四維街分布圖
製圖於2023年12月10日,正逢禮義廉恥爭論期間,所謂四維,即是禮義廉恥,便順勢整理了全臺的四維路跟四維街的分布圖,總計共有46處的四維「路」以及29處的四維「街」,簡單的下結論就是各縣市都有,而新北、桃園、竹縣、臺中、彰化、雲林、嘉縣、臺南、高雄與花蓮同時有「四維路」和「四維街」。
-
除此之外,臺灣總共有五個四維里跟一個四維村,分別是:
基隆安樂四維里
桃園楊梅四維里
雲林斗六四維里
新北新莊四維里
臺北信義四維里
屏東萬丹四維村
-
大學裡面也有路名有四維的:
國立政治大學-四維道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四維路
明新科技大學-四維路
大満洲帝國全圖-康德八年満洲人口統計曁國策會社要覽
製於2023年12月25日,二十世紀伊始,大日本帝國在西太平洋各地區展開官民合資的國策會社事業,用以服務旭日旗治下的統制經濟齒輪。除日本原有的殖民地外,滿洲更是因其豐富的森林、礦物、燃料和廣大的人口資源,促使帝國將國策會社這把利針伸向這塊「龍興之地」。1932年,日本以前清帝溥儀為首,組織清國、北洋舊朝文武於此,以過往日本承接俄羅斯在滿的産業為基礎,宣告了滿洲的建國,開展此處「民族協和,王道樂土」的理想事業。
1940年(康德七年)滿洲國展開了首次全國性各項統計調査,即「康徳七年臨時国勢調査」,除人口之外,針對上述的國策會社相關資料也由政府内的滿洲事情案内所整理一分《滿洲國策會社綜合要覽》,滿洲經濟社對這類的企業則依持股比例分為「特殊會社」與「準特殊會社」,對比人口密度與各國策會社總部可以發現,其設址多集中於東清鐵路與南滿洲鐵路所構成的「T」字路廊節點,即新京、哈爾濱、奉天、大連等,又因新京為新興的現代化都市,亦為滿洲國的首都,有半數以上的總部設於此處。
新竹縣‧樹杞林辨務署轄區
製圖於2024年5月7日,做為通識課的期末,以日本時代初期的「新竹縣/樹杞林辨務署」為研究主題,取林百川、林學源所著,成書於1898年(明治31年)3月的《樹杞林志》為材料,將書中的地理資訊諸如轄區、路網、廨署、津渡、橋梁等化作圖像,製成數張地圖。
日本帝國治理初期改新竹縣為臺北縣新竹支廳,1898年改回新竹縣。頭前溪中上游地區也由新竹支廳竹塹堡/樹杞林堡改為新竹縣北埔/樹杞林辨務署。
大明慈悲國起事地域圖
繪於2024年8月,思考著過往國高中在臺灣民變歴史的主題中,鮮有地圖呈現的部分,又正逢最近金枝演社的大作西來庵剛結束,決定以「大明慈悲國」為題材。
在事件地圖上,多參考中研院近史所康豹老師與其他期刊專題所整理的資料,「大明慈悲國」國旗部分,以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訓練所參考品室藏的兩面旗製作為參考。
而國旗的其他説法,則還有繍以朱紅「明」字的藍地黄虎旗一説(臺灣學通訊、事件紀念館與遺址碑文)。
永清元年臺灣民主國疆域圖
原圖繪於2023年5月,2024年8月重做修定,思量著先前做的民主國輿圖不臻精確,同時也在思考地圖呈現方式有沒有一個比單純用「面」來表述一個政權或政治實體更好的方式。
在這些府城内閣班底根本管不到的地方塗上跟縣衙一樣的顏色,披著同一塊色布,就當今普遍描繪現代國家的地圖角度而言看似沒有問題,但拉回十九世紀的臺灣,一整片的色塊似乎很容易將那劃而不治的疆域與現代領土概念混為一談,進而忽略更多的細節。
與清制同樣,臺灣民主國獨立後,各項政府機關基本承襲清代建制,行政區劃上同樣也是以府/直隸州以及縣/廳作為劃分,與先前福建臺灣省劃分方法相同,中樞機關部分設計為議、政兩權分立,最高元首為民主國大總統,原先臺灣布政使司改為布政總理內務衙門,然因戰局所致,民主國議院未能有效召開。
在乙未戰爭期間,位於臺北城與臺南城的中央政府並未能有效承接福建臺灣省的行政機能,在地方政府的號令收發也因戰事窒礙難行,其中臺東直隸州更是在州首長棄職後進入了由劉德杓為首的鎮海後軍武裝集團的軍事統治時期,直至1896年日軍進入東部。